目錄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2
考點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
考點2:世界多樣性與物質統一性...........................................................................4
考點3:事物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6
考點4:實踐和認識及其發展規律...........................................................................9
考點5: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11
考點6: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13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15
考點1: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15
考點2:新民主義革命理論.....................................................................................16
考點3:社會主義改造理論.....................................................................................18
考點4: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19
考點5:鄧小平理論.................................................................................................20
考點6:“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1
考點7:科學發展觀.................................................................................................21
考點8: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地位.............................22
考點9: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23
考點10:“五位一體”總體布局...........................................................................24
考點1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26
考點12: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27
考點13:中國特色大國外交...................................................................................28
— 1—2021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科目知識點匯總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考點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內容提要:了解哲學、世界觀、方法論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
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區別;掌握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馬克
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切實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
哲學作為一門學問,是同人們的世界觀聯系在一起的。世界觀是人們對生活于其中
的世界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世界觀人皆有之,但人們自發形成的世界觀還不是
哲學。
哲學是將人們的世界觀用理論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過一系列特有的概念、
范疇和系統的邏輯論證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
括和總結。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方法論
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1)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形態。這樣的世界觀不僅要回答
世界“是怎樣”的問題,還要解決世界對人來說“應怎樣”的問題,反映人的情感、
愿望、理想和信念,所以哲學世界觀同時包含人生觀、價值觀。
(2)哲學是一種知識體系,又是一種意識形態,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
概括和總結。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知識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源于知識,又高于知
識,是知識的綜合和升華,達到對世界、人與世界的關系和人的本質的認識。各門
具體科學是哲學的認識基礎,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理論指導。
(3)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
種特殊方式,為人們理解和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即人與世界的關
系提供根本準則和一般方法論。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人類
文明的活的靈魂,哲學革命是社會變革的前導。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亦即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凡主張世
界的本質是物質,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的,都屬于唯物主義派
別;凡斷言意識是世界的本質,堅持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的,則屬
于唯心主義派別。凡是主張思維與存在之間有同一性,即主張思維能夠正確認識存在的
哲學,都屬于可知論;凡是主張思維與存在之間沒有同一性,即主張思維完全不能或不
能完全正確認識存在的哲學,都屬于不可知論。
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之所以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由于:
(1)它是任何哲學和哲學家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2)它的第一方面,即思維與存在之間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是劃分哲學中兩大基本派
別的唯一標準。
— 2—(3)它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根本原則和理論依據。
(4)它也是社會實踐中的基本問題。
三、哲學的主要派別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學中的
兩個基本派別,它們只能在哲學意義上,即在回答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是第一
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別的意義上使用。唯物主義是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的哲學唯心主義是斷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哲學;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專門的哲學術語有著特定的含義和確定的標準,不能隨意亂
用,也不能另立標準,否則會造成混亂。
一切哲學都不能超越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或黨派
性。哲學史上有所謂二元論,認為精神和物質是平行的,同為世界的本原,企圖調和唯
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但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哲學派別,最終還是陷入唯心主義。
2.辯證法與形而上學
哲學發展史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中,還交織著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
如果說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內容主要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問題,那么,人們在
說明了世界“是什么”的問題之后,一定要進一步回答世界是“怎么樣”的問題,也就
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發展變化的還是不動的,世界萬物為什么會發展變化。對于這
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第二個對
立。辯證法是主張世界是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而上學是主張世界
是靜止不變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辯證法在歷史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古
代的同樸素唯物論相聯系的自發辯證法、近代的唯心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哲學,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是馬
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
(2)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這三大發現在建立和證明唯物辯證
的自然觀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進而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
學基礎。
(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相統一的完備的理論體系,德國古
典哲學,特別是其中的黑格爾哲學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與費爾巴哈哲學唯物主義
的“基本內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直接理論來源。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最顯著特征
(2)階級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第二顯著特征
(3)科學性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第三顯著特征
(4)創新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征
六、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
①對社會發展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們認識世界、追求真理的偉大工具;是人們改
— 3—造世界的行動指南;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理論武器和精神支柱;是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
②對人生而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功能在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價值觀,有助于人們走好人生之路;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修養和精神素質,使人的精神
生活更充實、更富有;能培養人們的獨立思考和辯證思維能力,提高人們的理論思維水
平。
考點2:世界多樣性與物質統一性
內容提要:了解物質、意識、運動、規律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質與運動、運動與靜
止、物質與意識、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掌握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堅持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一、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
(1)唯心主義關于物質的觀點
各種形式的唯心主義從其思維決定存在、精神決定物質的根本立場出發,都完全否
定物質的客觀實在性,總是將物質規定為某種精神的產物。
(2)舊唯物主義關于物質的觀點
舊唯物主義,從其存在決定思維、物質決定意識的根本立場出發,都能堅持物質的
客觀實在性,但存在著對物質的一些不科學的認識。
(3)辯證唯物主義關于物質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物質的認識集中體現在列寧的物質定義中:“物質是標志客觀實
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
我們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
二、物質的存在形態
運動與靜止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一方面,運動與靜止的對立表現在,二者
是相互區別、絕對與相對的關系,即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二者相互區別,不
可混淆。運動是絕對的,即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永恒運
動的,這是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即靜止是運動在特定條件下的特
殊狀態,這是有條件的,因而是相對的。另一方面,運動與靜止的統一表現在、二者是
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關系,即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二者相互貫通,不可分割。在運
動與靜止關系上有兩種形而上學的錯誤觀點:一種是割裂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否認運動,
只講靜止,將靜止絕對化的形而上學不動論;另一種是割裂運動與靜止的關系,只講運
動,否認靜止的形而上學相對論和詭辯論。
三、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規律是事物的本質聯系;規律是事物的必然聯系;規律是事物的穩定聯系。
(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即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運動即一切事物的一
切變化與過程。
(2)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割的關系。這表現在: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運動,運動離不
開物質。因為物質是世界上一切運動的主體與客觀基礎,設想離開物質主體的運動必然
主張以意識為主體的運動,最終陷入唯心主義,如黑格爾“絕對觀念”的運動。另一方
面,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物質離不開運動。因為運動是世界上一切物質的存在形式與根
— 4—本屬性,設想離開運動的物質必然主張靜止是物質的本質屬性,最終陷入形而上學,如
歐洲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3)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與運動不可分,實質上是承認了運
動的絕對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否認靜止的存在。恰恰相反,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在絕
對運動中存在著某種相對靜止的狀態,但相對靜止不是物質的本質屬性,而是絕對運動
的一種特殊狀態。
四、意識的本質
(1)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2)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五、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1)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
①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為意識活動本身就是一個主動的創造性過程。
②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為人的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思想觀念的指導下展開的。
③意識的能動作用還表現在對人體生理活動的控制上。
④意識能動作用突出地表現在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上。
(2)意識能動作用的實現途徑與條件
①要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必須遵循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②要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就必須把正確的思想付諸實踐。
③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還依賴于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物質手段。
六、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統一
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 首先,強調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
性,要以承認并遵循客觀規律為前提,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是充分發揮人在認識世界
和改造世界中的主體性作用;其次,客觀規律的發現和運用,都需要充分地發揮人的主觀
能動性。
七、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包含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
①世界是統一的世界
②世界統一于物質
③物質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的統一,不是抽掉
了事物的多樣性、豐富性、差異性的統一,而是具體的、包含豐富內容的多樣性的統一。
八、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世界觀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
工作的根本保證。
(1)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事物本身的真實情況出發,按客觀事物的本
來面貌認識事物,反對用主觀想象代替客觀事物的真相。
(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要按照客觀事物不斷變化著的實際認識事物,具體
情況具體分析,反對用僵化的思想觀點看待事物。
(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要如實地揭示客觀事物固有的規律性,按照客觀規
律辦事,反對違背客觀規律的主觀臆斷和盲目蠻干。
— 5—考點3:事物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
內容提要:了解聯系、發展、矛盾、質變、量變、否定等的概念,理解唯物辯證法
的總特征及基本規律,基本范疇等。
一、事物的普遍聯系
唯物辯證是關于普遍了聯系的科學,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觀點和總
特征,所謂聯系,是指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
制約。
辯證聯系是以承認事物之間的區別為前提的,相互區別的事物又通過聯系而相互過
渡。辯證法要求在區別中看到聯系,在聯系中看到區別。
聯系是客觀的,凡真實的聯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聯系,而不是人們強加給事物
的主觀臆想的聯系。聯系的客觀性,要求人們從事物的固有聯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
觀隨意性。用主觀臆想的聯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實的聯系是典型的唯心主義。離開事物
的真實聯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主觀任意的聯系,是詭辯論的一個重要特征。
聯系是普遍的,其普遍性有三層含義:①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
系的,都具有內在有機聯系的結構性。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同其他事物
處在一定相互聯系中而存在的③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構成的統一整體,每個事物都是統
一整體聯系之網上的一個網結,并通過這聯系之網體現出聯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聯系是極其復雜而多樣的。按照聯系的特點和性質可分為內部聯系和外部聯
系、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主要聯系和次要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本質聯系和非
本質聯系等。事物的不同聯系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其中事物內部的、
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決定著事物的基本性質和發展趨勢,事物外部的、非本質的、偶
然的聯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緩事物發展的作用,有時甚至起著重要的關鍵作用。
二、物質世界的永恒發展
1.發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唯物辯證法不僅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的科學,也是關于世界永恒發展的科學,發展
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又一個基本觀點和總特征。一方面,聯系構成事物的互作用必然
引起作用雙方的狀態或性質發生變化,概括一切形式的變化就是運動。聯系是運動的前
提,沒有聯系不能構成運動,也不能顯示運動。另一方面,聯系即相互作用,本身就是
運動的一種態勢。因此,不能離開運動來講聯系,離開運動就不能理解聯系。
2.發展的實質
運動、變化、發展是一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運動作為物質的固有屬性是指
事物的一般變化和過程,標志著事物變動不定的動態過程。變化則主要指運動的一般內
容,即事物所發生的改變,包括事物性質、數量、結構、形態上的改變。運動和變化都
既包括事物量的變化,也包括質的變化既可以是上升的、前進的運動,又可以是下降的、
倒退的運動,還可以是平向的運動,二者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二者的區別在于,在闡述物質的根本屬性時,往往使用運動這一概念;而在表述事物的
具體運動過程、狀態時,常常使用變化這一概念。發展是在運動、變化的基礎上進一步
揭示事物運動、變化的整體趨勢和方向性的范疇。發展是具有前進性質的運動,是事物
— 6—由低級向高級、由簡單向復雜、由無序向有序的上升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
和舊事物的滅亡。盡管在事物發展過程中,伴隨有下降、重復、循環等各種運動形式,
但發展始終是運動多向性中的主流。“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不同于增長,它不僅是
指數量的增加,更是指結構的改變和優化、質量的改善和提高,只有發展才能產生新事
物,發展的本質是創新。我們要增強創新意識,積極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
新,促進事物發展。
三、對立統一規律
1.矛盾及其基本特征
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諸要素或事物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哲學范疇。矛盾的兩個基本
屬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對立面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吸引、
相互貫通的趨勢和關系。
它具有兩種基本含義: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前提,在一定條件下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矛盾雙方相互滲透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矛盾的斗爭性是指:
①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質和趨勢;
②矛盾的斗爭性是一個廣泛的哲學范疇,不能把它簡單理解成政治領域里敵對勢力
之間的斗爭。
2.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事物發展的動力是事物的內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都起著重
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對穩定性,為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前
提;
②矛盾雙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發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規定了事物向著對立面轉化的基本趨勢。
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
①在事物量變過程中,斗爭推動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和相互關系發生變化,為質變
做準備;
②在事物質變過程中,斗爭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轉化,實現事物的質
變。
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結合在一起才
能成為事物發展的動力。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
構成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所以說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說,每一事
物的發展過程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簡言之,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無所不在,
無時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學認識事物的總的方向。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點。矛盾的特殊性表現為:不同
運動形式、不同事物、不同過程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地位的不平衡性;矛盾解決
形式的多樣性(一方克服另一方;雙方同歸于盡;雙方融合成一個新事物)。矛盾的特殊
— 7—— 8—
性規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質,是區別、認識事物的前提和基礎。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兩者是相互區別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無條件的,具有絕對性。矛
盾的特殊性是事
物的個性,是有條件的,具有相對性。
(
2)兩者是相互聯系的。其表現在:普遍性離不開特殊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即一
般存在于個別之中,沒有離開特殊性而獨立存在的普遍性;特殊性又與普遍性相聯系而
存在,特殊性中包含著普 遍性,一般是個別的一部分或本質;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
普遍性、個性和共性、個別和一般的辯證統一。
(
3)兩者的區別是相對的。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在一定場合為
普遍性,在另一場合轉化為特殊性;反之,亦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即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是事物矛
盾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拋棄了辯證法。這一原理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重要哲學基礎。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首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
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否則就會走上邪路。同時,又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
反映我國的具體特點,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我國具體國情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
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在實際工作中,
“一般與個別相結合”“抓典型”等工作方法,都是這一原理的運用。
四、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第一,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唯物
辯證法是普遍聯系和發展的科學,而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是對立面之間既對立又統一的
聯系,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對立面之間的斗爭和統一。只有把握對立統一規律,才
能深刻理解普遍聯系和發展的根本內容和實質。
第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辯證法其他規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理解對立統一規律
是理解辯證法其他規律和范疇的鑰匙。量變和質變、肯定和否定及原因和結果、必然性
和偶然性等,都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第三,是否承認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種世界觀斗爭的焦點,是它們
的根本區別之所在。
第四,對立統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五、質量互變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
1)既然任何事物都是質與景的統一,就要把對事物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結合起來,
定性研究是認 識的基礎,定量研究是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
(
2)既然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度,就要使我們的認識和實踐與事物本身的度相適
合,掌握適度原則。
(
3)既然事物發展變化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就要處理好量變與質變的關系,既要重
視點滴的積累,又要善于抓住機遇,將事物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六、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方法論意義
否定之否定規律表明,事物發展的總方向、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事物發展的
具體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自我發展的道路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我們不
能只看到發展道路的前進性,而看不到事物前進道路的曲折性,把事情想得過于簡單,
以致犯急躁冒進的毛病;也不能只看到發展道路的曲折性,而看不到事物是在曲折中前
進的,被困難嚇倒,悲觀失望,進而無所作為。考點4:實踐和認識及其發展規律
內容提要了解實踐與認識、主體與客體。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等基本概念理解馬克思主
義認識論的根本特征、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及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掌握馬克思主義的
真理觀。
一、實踐及其基本形式
1.實踐及其主客體的關系
(1)實踐由主體、客體和中介構成。主體是從事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具有自然性、社會性
和意識性的屬性,有個人主體、集團主體、社會主體和人類主體四種基本形式。客體是
主體活動的對象,是進入主體活動范圍的那一部分客觀事物,具有客觀性、對象性、歷
史性的屬性,有自然客體、社會客體和精神客體三種基本形式。實踐中介是主體用于客
體的工具、手段或程序和方法。實踐就是以主體、客體和中介為基本骨架在一定環境下
進行的動態過程。
(2)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主體和客體的最基本關系是實踐關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關系;
在實踐關系的基礎上,建立起主體和客體的認識關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以及價
值關系和審美關系。
二、實踐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實踐的基本特征。
①客觀物質性和直接現實性。實踐是感知性的物質性活動,實踐主體、客體、工具都是
客觀的;實踐過程和結果也是客觀的;實踐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客觀規律的支配。實踐
的直接現實性是指它和認識、理論的原則區別。認識或理論具有主觀反映性,沒有直接
現實性,只有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即實踐超出了主觀認識的范圍,能夠把認識或理論
轉化為現實,并檢驗一切認識和理論。
②主觀能動性。包括自主性和目的性。實踐中包含著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識的能動作用;
實踐是人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實踐能動地推動認識的產生和發展;實踐能動地改造
世界。這說明,實踐不同于生物對外界的消極適應和本能活動。
③社會歷史性。人總是社會的人,并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進行實
踐活動,這就決定了實踐的社會制約性:實踐的主體、對象、范圍、規模、方式均受社
會的制約;不存在孤立于社會之外的抽象的個人活動。其歷史性是指實踐受歷史條件的
制約,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
(2)實踐的基本形式。
①物質生產實踐。它是人們改造自然界以獲取物質資料的實踐活動。它是人類社會產生、
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它歸根到底決定其他實踐活動,其他實踐活動都是建立在物質
生產活動基礎之上的。因此,它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②處理和變革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的實踐。它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實踐活動,在階級社會中
主要表現為階級斗爭。
③科學實驗及精神生產實踐。它具有探索性、嘗試性,以腦力勞動為主,提供精神產品
的實踐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和科學作用的增強,它愈來愈成為主導性的實踐活
動。
— 9—三、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的具體表現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四、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人的認識過程首先是從實踐到認識即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
識,這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
感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感覺器官對事物的現象,對事物各個方面和外部聯系的認識,包括
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感性認識具有直接性和具體性的特點,它只是對事物表面現象
的反映,還沒有深入到事物內部的本質和規律,因而是認識發展的低級階段。
理性認識是人們通過抽象思維而得到的關于事物的本質、事物的全體和內在聯系的認識,
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理性認識具有間接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是認識發展的高級
階段。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認識發展過程中兩個不同的階段,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質的區別。
但二者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實踐的基礎上達到辯證統一。
(1)二者是相互聯系的。一方面,理性認識依賴于感性認識,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的現象,理
性認識反映事物的本質,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前提。另一方面,感性認識有待于
深化、發展為理性認識。堅持感性認識有待于發展為理性認識,就是堅持了認識論中的
辯證法。
(2)二者是相互滲透的。一方面,感性認識中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認識中也滲透著
感性因素。
五、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過程
在實踐的基礎上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一次飛躍,達到了理性
認識,認識運動并沒有結束,還必須從理性認識回到實踐,實現認識過程中的第二次飛躍。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是意義更為重大的飛躍,這是因為:
(1)認識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認識只有回到實踐中去,才能得到檢驗和發展。
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1)理性認識本身應該是正確的。
(2)從實際出發,堅持理性認識和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3)理性認識必須為群眾所掌握。
(4)理性認識付諸實踐,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和手段。
六、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客觀性:①真理的客觀性在于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它來源于人的主觀思想之外的客觀存
在,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②真理的客觀性還在于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的社會實踐也是
客觀的。③真理的社會作用也是客觀的。④堅持真理的客觀性,就是在真理問題上堅持唯物
論。真理的客觀性表明,真理本身是沒有階級性的,因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在階級社
會中,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和運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階級利益的制約和影響。
絕對性:真理的絕對性亦稱絕對真理。有兩方面的含義:①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
規律的正確反映,都包含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承認
— 10—了真理的客觀性,也就是承認了真理的絕對性。②每一個真理性認識的獲得,都是向無限發
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也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人類認識按其本性來說,是能夠正確認識無限發展的客觀世界的。承認了世界的可知性,
也就是承認了真理的絕對性。
相對性:真理的相對性亦稱相對真理,也有兩方面的含義:①從廣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
對客觀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正確的反映,認識還有待于擴展。承認真理性認識有待
于擴展,也就是承認了真理的相對性。②從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對客觀世界的某些部
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層次近似正確的反映,認識還有待于深化。承認真理性認識有待于
深化,也就是承認了真理的相對性。
七、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1)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結合
(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3)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良性互動
考點5: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了解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生產方式、生產力及生產關系。理解唯心史觀的根本缺
陷,社會存在與社會的辯證關系。
一、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歷史觀是人們在認識社會歷史現象、解決社會問題時所采取的根本觀點。社會存在
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社會存在屬于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
會實踐和物質生活各種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社會意識屬于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會意識的各種形式,也包括社會心理與
自發形成的風俗、習慣。如何處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是區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
史唯心主義的關鍵。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所有的哲學派別,無論是唯心主義還
是唯物主義都沒有正確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它們都不理解物質生產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
地位和作用,因而也不能理解社會的本質,不理解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真實關系。馬
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從而唯物地、辯證地解決了社會存在和
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馬克思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
定人們的意識。”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并能動地反作用
于社會存在。
二、唯物史觀創立的意義
唯物史觀的創立是社會歷史觀的革命性變革,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唯物史觀的創立,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唯物辯證的認識論和唯物辯證的社
會歷史觀的高度統一,宣告了真正徹底而完備的唯物主義哲學的產生。
(2)唯物史觀的創立,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了科學。
(3)唯物史觀的創立,為人們認識和研究社會歷史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使
社會科學第一次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 11—(4)唯物史觀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是我們確立共
產主義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走歷史必由之路,從事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
指南。
三、生產方式及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生產方式是人類借以向自然界謀取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兩個方面,是特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
生產方式在社會展中起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產生。
(2)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存在。
(3)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性質
(4)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變化
(5)生產方式決定地理因素和人口因素對社會發展影響作用的性質、方式、大小。
四、生產力的含義及特征
生產力是在人的勞動中形成并為人直接掌握的物質力量,生產力只屬于人,是人的
本質力量的體現,也是人的實踐能力的衡量尺度。生產力的主要特征是客觀性、社會性
和歷史性。
五、生產關系的含義及構成要素
生產關系是指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聯系的、人們在生產中形成的客觀物質關系。
生產關系作為一種客觀的物質關系,其主要特征就是客觀性。
生產關系是一個具有復雜結構的系統,由三個方面構成: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人們
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交換關系、產品分配關系以及由它直接決定的消費關系。其中,生產
資料的所有制關系是最基本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方面,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公有制為主
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也是我國社
會現階段生產關系的基本內容。
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經濟基礎是指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那一種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體現著社會
中人與人的經濟關系。
上層建筑是對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政治法律制度與設施和與之相
適應的社會意識形態的總稱,體現著社會中人與人的政治關系和思想關系。
社會形態是一定的經濟基礎與一定的上層建筑構成的矛盾統一體。社會形態是指一定社
會制度、社會關系的具體形態。
七、社會形態的演變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社會形態的演化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其一,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其產生、發展和
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總的量變過程;其二,從一種社會形態向另一種社會形態
的轉變,是社會形態的質變或飛躍。當社會形態的量變積累到超過社會形態本身的度,
就會引起社會形態的質變;使社會基本矛盾得到一次總的解決。新的更高級的社會形態
代替舊的社會形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到目前為止,人類歷史已經形成了原始
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等五種
經濟社會形態。
— 12—— 13—
八、社會發展道路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社會發展的道路是統一性和多樣性的統一。社會發展道路的統一性表現在,社會形
態更替的次序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表現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
社會發展道路的多樣性表現在:
其一,社會形態更替的具體次序是多樣的;
其二,社會形態的具體存在和運行模式是多樣的;
其三,社會形態更替的手段與方式是多樣的。
考點6: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及矛盾運動: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
產生;生產力的 性質和水平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狀況;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
的變革和方向;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
(2)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不適合生產力發 展的生產關系,阻礙和破壞生產力的發展。
(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兩者的矛盾運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內容
和形式的關系。 生產力不斷發展,生產關系則相對穩定。兩者之間總是存在著矛盾,。
新的生產關系剛剛建立時,是基本適合生產力發展的,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到一定程度,
它就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最終 導致生產關系的變革。這就是兩者之間“基本適合
一不適合一基本適合”的矛盾運動。
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關系及矛盾運動
(
1)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指同生產力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
的總和,上層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
組織及設施。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上層建筑是根源于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建立
起來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有什么性質的經濟基礎,就會產生與之相適應
的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變化和變革。
(
2)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筑總要利用政權和意識形態的力量,
促進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并同有害于自己經濟基礎的現象做斗爭上層
建筑適合自己的經濟基礎的需要時,就起促進作用,不適合時,就會阻礙自己的經濟基
礎的鞏固和發展;上層建筑對社會發展作用的性質,取決于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
當它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當它為落后的經濟基礎
服務時,就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力量。
(
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相互作用構成了兩者的矛盾運動。這一矛盾運動是建立
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基礎之上的。當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基本適合生產力發
展之時,為它服務的上層建筑和它是基本適合的;當生產關系已經成為生產力發展的桎
梏之時,上層建筑同生產力發展引起的經濟基礎的變革要求之間就發生了尖銳的矛盾,從而要求上層建筑的變革。兩者的矛盾運動也是“基本適合一不適合一基本適合”的矛
盾運動過程。
三、社會主要矛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基本矛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①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
定力量。
②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
展。
③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并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
變化和發展。
四、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革命是指在社會發展的質變階段,被壓迫的革命階級推翻反動的統治階級,以
新的社會形態取代舊的社會形態的階級斗爭。社會革命是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
社會革命在社會發展中具有巨大推動作用,是歷史發展的火車頭。這主要體現在:
①社會革命的根源在于社會基本矛盾的尖銳化,是代表生產力發展要求,從而代表
社會發展方向的先進階級主動行動起來,通過打碎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的社會制度,徹
底解放生產力。
②社會革命的實質在于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用先進的社會制度代替腐朽
的社會制度,使社會進入更高發展階段,實現社會發展中真正的質變和飛躍性發展。
五、社會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改革是指在社會發展的量變階段,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和完善當前的社會制度,
在社會各領域中開展的改造和調整。
改革總體上來說對社會發展是起推動作用的,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動力。這
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改革作為社會發展中的量變,是對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響應和解放。
②改革作為社會發展中的量變,是社會發展的必要形式。
改革總是對社會發展起到一定推動作用的,但具體到某一場改革所起作用的實際大
小則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
①客觀條件是社會基本矛盾本身的發展狀況。
②主觀條件是改革者及其改革措施的特點。
六、歷史人物及其在歷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主張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并不否認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按照個人對
歷史影響作用的大小,可以區分為普通個人和歷史人物。普通個人屬于人民群眾范疇。
他們對社會發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貢獻,其總和構成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歷史人
物指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過重大作用的人物,包括杰出的歷史人物和反動的歷史人物。
杰出人物是指那些反映時代要求,代表進步階級或階層利益,對社會發展起顯著促進作
用的代表人物。
歷史人物,特別是杰出人物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歷史
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發起者、當事者;歷史人物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組織者、領導者;
— 14—歷史人物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緩歷史任務的解決。因此,歷史人物對
歷史發展的具體過程始終起著一定的作用,有時甚至對歷史事件的進程和結局發生決定
性的影響,但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
歷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受人民群眾及其實踐活動的制約。任
何歷史人物、特別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都體現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杰出人
物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的。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考點1:毛澤東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內容提要:掌握了解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科學內涵,主要內容和活的靈魂及其
歷史地位
一、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來源
1.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首先是馬克思主義的,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在
中國的傳播,為毛澤東思想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2.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東方文明,為毛澤
東思想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過程
1.毛澤東思想的萌芽。
毛澤東思想的萌芽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起點,是馬克思
主義在中國運用和發展的開始,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的初步結合,表現為
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
2.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是指毛澤東思想已經具有基本的形態。雖有三次“左”傾錯誤
干擾,毛澤東等仍始終堅持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路線,并在理論和政策上有很大發展。
這一階段的內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理論部分基本形成;二是
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的主要內容基本確立。
3.毛澤東思想的成熟。
毛澤東思想在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得到系統總結和全面展開而達到
成熟。
4.毛澤東思想的繼續發展。
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后,中國歷史進入了武裝的革命與武裝的反革命進行大決戰的時
期。
三、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
— 15—毛澤東思想的內涵作出科學表述: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
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
智慧的結晶。
四、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
1.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毛澤東從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條件出發,深刻研究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創立
了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
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
2.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
建設的實踐中,雖然經歷過曲折和挫折,但仍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正確的理論原則,豐
富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
3.關于革命軍隊建設、軍事戰略和國防建設的理論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了長期革命戰爭中積累起來的極為豐富的經
驗,創立了具有完整理論形態和科學體系的毛澤東軍事思想。
4.關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論
毛澤東思想中政策和策略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在中國革命和
建設實踐中靈活運用的典范,是對辯證唯物主義方法論的極大豐富和發展。
5.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
毛澤東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工作,闡明了文化和政治經濟的辯證關系,提出了
許多重要思想。
6.關于黨的建設的理論
毛澤東成功地解決了中國無產階級人數少、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這樣的
條件下建設無產階級政黨的問題。
五、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
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是貫穿于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的立場、觀點、方法。它們有三
個基本方面,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和獨立自主。
六、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①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
義。②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是指導黨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③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
的精神財富。
考點2: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內容提要: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準確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基
本綱領;深刻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殊性和基本經驗。
一、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的基本特點
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近代以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
是:
— 16—— 17—
(
1)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控制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的
力量,使中國實際上喪失了主權國和獨立國的地位,成為近代中國一切災難、禍害和貧
窮落后的總根源,也是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
(
2)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的解體,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
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官僚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
一起,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仍然占據顯著的優勢。
(
3)代表新的生產關系的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并在中國的政治文化生活中
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既受外國資本的嚴重排擠和打擊,又受本國官僚買辦資本和封建
勢力的壓抑和阻撓;同時與國外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有或多或少的聯系,它的力量
是很弱的,因而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
(
4)中國的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相勾結,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社會基礎。
(
5)由于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實行分裂剝削政策,又由于地方性農
業經濟的廣泛存在,造成中國實際上處于長期的不統一狀態,加上中國地域廣大,中國
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表現出極端的不平衡性。
(
6)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群眾,日
益貧困化以至大批破產,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經濟上的貧困
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總之,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極端不平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最基本的國情,
它在很大程度上規定著中國革命的方式和方法,制約著中國革命的發展道路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開創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這是中國社會經濟、政治和革命發
展的必然結果。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只籠統提出要領導無產階級進行推翻資產階級的社會
主義革命,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任務和奮斗目標。
1922年,黨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1923年,黨的三大提出與國民黨合作以建立廣泛的民主革命統一戰線,共同進行反
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
1925年,黨的四大明確地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
問題,對中國民主革命作了更加完整的規定。
口訣:一大建黨,二大反帝反封,三大合作,四大領導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1948年,他又在《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完整地闡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
線的內容,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的革命。揭示了中國革命的對象、動力、領導力量依靠力量和發展前途,反映了中國革
命的基本規律。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
(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綱領。基本內容是: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
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的
共和國。(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濟綱領。1948 年 12 月,毛澤東在《目前形勢我們的任務》
中把新民主主義經濟歸納為三大綱領:“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
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綱領。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
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這種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
文化。
五、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經驗
正確認識統一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三者之間的關系。1939年,毛澤東在《〈共
產黨人〉發刊詞》中把中國革命的斗爭經驗總結為“三大法寶”,即統一戰線、武裝斗
爭和黨的建設。毛澤東指出,只要正確認識了這三大法寶及其相互關系,就等于全部正
確地理解了中國革命。
第一,統一戰線:如何與中國社會其他社會階級、階層、政黨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政治聯盟。
第二,武裝斗爭:中國缺失合法斗爭的政治環境,因此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
命是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優點。
第三,黨的建設:中國革命的勝利關鍵是黨的領導,因此,黨必須不斷加強自己的
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
考點3: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內容提要:了解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準確掌握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和歷史
經驗;了解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社會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帶有過渡性質的社會,而不是獨立的社會形態,它屬于社會主義
體系,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新民主主義
社會中既有社會主義因素又有非社會主義因素。
二、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
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以“一化三改”為核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逐步實現
社會主義工業化,這是總路線的主體;一是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
社會主義改造,這是總路線的兩翼。
三、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1)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方針,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
適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實現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并
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2)采取積極引導、穩步前進、逐步過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會動蕩和生產力的破壞,
又使被改造對象逐步提高覺悟,愿意接受改造,變成社會主義勞動者。
— 18—(3)運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國家幫助、說服教育等原則實現了和平過渡,不僅保
證了社會的穩定,而且極大地促進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四、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重大意義
(1)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它為中國進行社
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創造了制度條件。
(2)它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極大地鞏固和擴大了工人階級領導的、
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
(3)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是社會主義運動史上又
一歷史性的偉大勝利。
(4)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在中國的正確運用和創造性地發展。
考點4: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內容提要:了解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以及意義和經驗教訓。
一、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思想
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著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的矛盾。
這兩類矛盾相比較,社會主義社會大量的矛盾屬于人民內部矛盾,而且呈現出異常復
雜的情況,若處理不好,就會向敵我矛盾轉化。因此,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社會
主義時期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毛澤東還提出和說明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各項方針。
在政治思想領域,要實行“團結一批評一團結”的方針,即從團結的愿望出發,經
過批評或者斗爭使矛盾得到解決。
在經濟工作和各項工作中,都要實行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的方針,兼顧國家、集體
和個人三方面的利益。
在科學文化工作中,要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在各民族的關系問題上,既要反對大漢族主義,又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
在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系問題上,要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二、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為了迅速實現我國的工業化,1953 年我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確定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指導方針。
從總體上看,這期間我國國民經濟是按比例協調發展的。農業、輕工業和重工業全面
增長,重工業發展尤為突出,初步改變了我國經濟以農為主的局面。
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首先闡述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
系。以農業為基礎,正確處理重工業同農業、輕工業的關系,充分重視發展農業和輕工
業,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三、初步探索的意義
①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擺脫蘇聯模式,獨立自主地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
會主義建設道路。
②這一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確的和比較正確的理論觀點和方針政策,是被實踐證明了
的關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 19—③這一探索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逐步形成的鄧小平理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材料,
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四、初步探索的經驗教訓
①這一探索從總體上說,還沒有擺脫蘇聯模式。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社會主義建
設不可避免地受到蘇聯模式的影響。
②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正確的理論成果,由于種種原因而未能在實踐中堅持下去,
有的還出現了嚴重背離。
③這一探索中存在著的錯誤傾向逐步發展,最后導致“文化大革命”的發生。
考點5:鄧小平理論
內容提要:了解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基本問題、主要內容以及歷史地位
一、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
1.時代主題轉換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興起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要求
2.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歷史條件
3.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是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社會實踐基礎
二、鄧小平理論的形成過程
從總體上看,鄧小平理論的形成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理論初步形
成。
第二階段,從1982 年黨的十二大到1987年黨的十三大,在全面改革逐步展開的過
程中,鄧小平理論逐步展開并形成輪廓。
第三階段,從1987年黨的十三大到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鄧小平理
論走向成熟,形成理論體系。
三、鄧小平理論回答的基本問題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
主義”。
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內涵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生產力方面的解放生產力,發展生
產力;生產關系方面的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根本目標方面的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四、鄧小平理論的主義內容
1.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2.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鄧小平理論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
個中心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
五、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
①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是馬
— 20—克思主義在不同歷史階段上的發展。
②鄧小平理論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而且是中華民族振興的精神支柱。
③鄧小平理論不僅體現了我國各族人民現階段的共同理想,而且還為實現這個共同
理想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因而成為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
力量、鼓舞人民開拓進取的思想基礎。
考點6:“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內容提要: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基本問題、主要內容以及歷史地位
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
1.當今世界的新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
2.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歷史條件
3.國情和黨情的新變化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現實依據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據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歷史經驗、現實需要提出來
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工人階級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
務的根本宗旨。貫徹“三個代表”思想的關鍵是堅持與時俱進;本質是堅持執政為民;
核心是堅持黨的先進性
保持先進性是黨的建設的根本。“三個代表”思想就是以高度精煉的表述概括了我
們黨保持先進性的根本要求。①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始終代表中國
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③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江澤民指出:“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具體表
現在:①在“三個代表”中,代表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是基礎和核心。②在
“三個代表”中,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發展先進社會生產力的條件和保證。③在
“三個代表”中,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
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考點7:科學發展觀
內容提要:了解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基本問題、主要內容以及歷史地位
一、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過程
①科學發展觀是在抗擊非典疫情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 21—— 22—
②科學發展觀在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實踐中不斷充實豐富。
③以黨的十七大為標志,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走向成熟。
④黨的十七大以后,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發展完善。
二、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①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
②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堅持人與社會協調發展,這是科學發展觀
的本質和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
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
④統籌兼顧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
三、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②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③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
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⑤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四、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
合,繼續拓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
代表”重要思想的接續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點8: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歷史地位
內容提要:準確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以及歷史地位。
一、社會主要矛盾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對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與時俱進的新
表述,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和豐富內涵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鮮明主
題,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
“八個明確”:
(
1)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
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23—
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2)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
民共同富裕;
(
3)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
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4)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
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5)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
6)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
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
(
7)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8)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
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個堅持”:
(
1)堅持黨對一切工作 的領導
(
2)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
3)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
4)堅持新發展觀念
(
5)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
6)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
7)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
8)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9)堅持人與自然共生
(
10)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
11)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
12)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
13)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14)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2.新時代的精神旗幟
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考點9: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內容提要:了解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及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
國的戰略安排— 24—
一、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指出,“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是統一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是人民幸福的基礎和保
障,人民幸福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必然要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都要以人民的權
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實現、幸福得到滿足為條件,人民幸福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
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奮力實現中國夢
1.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
核心的時代精神。
3.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不僅包括中國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而且還包括海內
外一切中國兒女的力量。
4.實干才能夢想成真。
5.實現中國夢需要和平環境。
三、“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即到建黨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
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的具體安排
(
1)從2020年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要求
①在經濟建設方面,我國經濟實力、科研實力將大幅躍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②在政治建設方面,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③在文化建設方面,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
影響更加廣泛深入。
④在民生和社會建設方面,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
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
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⑤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
2)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要求在這一階段,我們
將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全面提升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
會文明、生態文明,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考點10:“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內容提要:了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
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加以掌握。
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建設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
義現代化強國。
1. 貫徹新發展概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堅持以人民為核心的思想,鮮明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
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3.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質量第一,效
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產率。
4.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任務。
①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②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
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③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
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現代產業體系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
支撐。④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政治建設
1.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①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
有機統一,從而保證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正確方向。②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③
堅持民主內容和形式的統一④堅持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組織原則和活動方式。
2.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
3.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①要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 ,大力加強和改
善黨的領導。②要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實現最廣泛的團結。③要繼續發展擴大愛國統
一戰線兩個范圍的聯盟。④要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認真貫徹執行“長期共存、互相
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
4.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三、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文化建設
1.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3.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四、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建設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2.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3.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五、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
1.習近平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2.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的核心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必須樹立尊重自
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 25—3.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
4.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
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
考點11:“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內容提要:掌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本內容,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
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解。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我們躍過了實現現代化建設必經的承上啟下的重要發展階段。
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標準、更豐富的內涵。即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
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
①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要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把防控風險放在更
加突出位置。
②要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堅持專項扶貧、
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③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④要確保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
能力現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明確了五位一體的具體改革目標,即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這五個方面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
和發展目標,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目標。
三、全面依法治國
黨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
的基本方略。
①依法治國的前提是堅持黨的領導
②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
③依法治國的客體是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
④依法治國的依據是憲法和法律
四、全面從嚴治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
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
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
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
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險考驗、朝氣蓬勃
— 26—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五、“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關系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一個統一整體,不可分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全
面深化改革是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根本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關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必須依靠黨的堅強領導。因此從嚴
治黨是關鍵,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更好擔負起社會
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
考點12: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內容提要:了解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推動軍民
融合深度發展。
一、習近平強軍思想的主要內容
1.強國必須強軍、鞏固國防和強大人民軍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
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
2.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力爭到2035
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3.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建軍之本、強軍之魂,必須全面貫徹黨領導軍隊的一
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4.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必須聚焦能打仗、打勝仗,創新發展軍事戰略指導,構建中國
特色現代作戰體系,全面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
爭、打贏戰爭。
5.作風優良是我軍鮮明特色和政治優勢,必須加強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堅定不移正風
肅紀、反腐懲惡,大力弘揚我黨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
本色。
6.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更加注重聚焦實
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
全面提高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水平。
7.改革是強軍的必由之路,必須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
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
8.創新是引領強軍事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統籌推進軍事
理論、技術、組織、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創新,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
9.現代化軍隊必須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推進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提高國防和
軍隊建設法治化水平。
10.軍民融合發展是興國之舉、強軍之策,必須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
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
力。
二、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
— 27—推進強軍事業,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人民軍隊永遠聽黨話、
跟黨走。黨的領導是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根本保證。毛澤東曾經指出,“我們的原則是
黨指揮槍,而決不允許槍指揮黨”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
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
質特征,這是人民軍隊與一切舊軍隊的本質區別和根本優勢。
三、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新的戰略安排:到 2020 年,國防和軍
隊建設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 2035 年,
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1.堅持富強和強軍相統一。
堅持富強和強軍相統一是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要堅持富強和
強軍相統一,必須走軍民融合發展的路子
2.加快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①堅持全國一盤棋的思想。②建立和健全體制機制,強化黨中央頂層設計。③扎實推動
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點任務。④軍政軍民團結,營造軍民融合發展的良好環境。
考點13: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內容提要: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掌握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的內容。
一、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內容
1.新時代中國外交面臨的國際形勢
十九大報告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了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作出了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
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等重大論斷。
這是我們謀劃開展對外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立足點。
2.新時代中國外交的目標使命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
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這宣示了
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目標使命,表明中國外交不僅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己任,
也將為人類社會共同進步展現更大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
活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使命和奮斗目標。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
通,中國夢造福中國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
3.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中心任務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
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各國要同心協力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
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
關系,是通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路徑。
4.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方針原則:
— 28—十九大報告重申,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
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
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
5.新時代中國外交的戰略部署
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對外工作重點任務作出了戰略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不斷完善外
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關系網絡。堅持不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進 一步深化全方
位對外開放格局,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積極引導國際秩序變革方向。
上述形勢判斷、目標使命、中心任務、方針原則和戰略部署五位一體,構成新時代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基本架構體系,其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正確義利觀、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核心內容已寫入黨章,成為習近平新
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引中國外交不斷乘風破浪、勝利前進。
二、堅持獨立共享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在國際上的
地位決定的。
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是我國對外交往活動的根本準則,是在外交工作實
踐中探索出來的處理對外關系的根本依據。
三、推動建立新型國際關系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是黨中央立足時代發展潮流
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選擇,反映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內涵
2012 年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
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
伙伴關系,同舟共濟,權責共擔,增進人類共同利益”。2015 年 9 月,習近平在紐約聯
合國總部發表重要講話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共同繼承和弘
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
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一個科學完整、內涵豐富、意義深遠的思想體系,其核心就
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五、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
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和亞歐非拉及世
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將有效促進世界的和平和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要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持開放合作、和諧包容、市場運
作、互利共贏。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理念,全方位推進合作,
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以政策
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加強合作。
考點 14: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 29—內容提要: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的內容。
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
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的領導地位,是由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決定的。中國共
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經過長期歷史實踐考驗形成的,
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1.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2.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優勢。
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新時代給黨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就是統攬偉大斗
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
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四、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1.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
2.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3.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
— 30—
上一篇: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復習資料
距離報考時間
還有天
距離考試時間
還有天
官方微信二維碼
手機端二維碼